薪火传衍双甲子 志襄家国育英才——黎里小学建校120周年纪念(一)
日期:2023-04-28 10:08:55  浏览量:786

【历史沿革】

戊戌变法(1898)后,废科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吴江县同里、黎里、盛泽等地,于本世纪初率先创办新学。

 

镇区小学部分

主要奠基人——倪氏三姐弟

1903年,黎里镇第一所私人办的小学——“求我蒙塾”诞生了,主要奠基人是倪氏三姐弟。

倪寿芝,(18641943)字慕欧,吴江黎里人。清末肄业于上海城东女学。1903年,其九弟与三自日本留学归来,与姐倪寿芝、四兄倪迪民商议,力主兴学。寿芝以簪珥首饰赞助之,并得到徐梦鸥、王子藩、柳亚子、蔡寅等人支持,以私宅三楹为讲堂。次年,改称为“民立小学”。

1912年,学校迁址市公所旧址(夏家桥),改为公立。1914年,民立小学与明懿女校合并称“吴江第四区女子学校”。期间,倪寿芝曾任学监、校长。她悉心筹划,输财捐产,解决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尽瘁教育事业,深受乡里赞誉。1924年,因病退职。

 

1912年以潮音庵为校址,创办树人高等学校。1915年,柳亚子、毛啸岑等人募捐筹建第四高等小学。校址在庙桥弄底,建楼房一幢18间。1921年暑假前,两校合并为吴江县第四小学。

1946年至1947年,黎里镇区有两所小学,夏家桥小学(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和庙桥弄小学(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有原小学不久停办。学校课程有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手工、美术、唱歌等,课外活动有技能、弈棋、演讲、表演、球类和田径等体育活动,庙桥弄小学还设有图书馆,置有“万有文库”1040册,藏书为全县之首。

解放后,黎里镇区共有两所小学,划为一个中心辅导区,原庙桥弄小学为中心小学,夏家桥小学为多级小学。解放初,镇区仅有学生800人,随着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批工农子女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到“文革”前夕,学生人数已达1700余人。

1952年庙桥弄小学改名为南新街小学,夏家桥小学改名为建新街小学,中心小学仍设在南新街小学。“文革”期间,教革组替代中心小学,直至1978年恢复中心校管理体制,黎里镇中心小学设在建新街小学。

 

农村小学部分

1930年后,葫芦兜开办学校,定为第四区第五国民学校。抗日战争前夕,尤港乡有区立初级小学两所,长田、四港、大义等乡各有区立初级小学1,四港乡有乡立小学1所。1940年后,除上述学校外,又有大义、东阳、马鞍坝、华字等村办起初级小学。抗战胜利后,农村共有10所初级小学。新中国成立前夕,黎里区农村有吕家栅、华字港、鸭头湾、南参、施家港、大义、华字、梓树下、沈家港等国民学校和黎东乡中心国民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大多数大队开办小学,全公社发展到50多个教学班。各小学隶属黎里公社中心小学管辖。黎里公社中心小学下设前霞、西北、己黄等辅导小学。19648月,耕读小学遍布乡村,近千名学龄儿童得到上学机会。

1965年镇乡分别建制,黎里公社中心小学设在雄丰村,管辖农村小学。1979年,全公社27个大队共有41所小学,在校学生4055人。1986年底,黎里镇28个行政村共有26所小学。各村小隶属黎里镇第二中心小学管辖。黎里镇第二中心小学下设乌桥、大联、雄锋、藏龙等辅导小学。  

1991,西阳小学并入东阳小学;欲字小学、大坪小学并入雄锋小学;南莺小学并入斜网小学和华字小学。1994年,东阳小学易地新建,更名藏龙小学。

 

合并后

19948月,黎里镇两所中心小学合并为新的黎里镇中心小学。原黎里镇第二中心小学校址恢复为新方小学,各村小归属新黎里镇中心小学管理。是年秋,镇区有中心小学(建新街)和南新街小学,农村共有21所村级小学。

1998年,黎里镇中心小学搬迁至藻西浜,使用原黎里第二中学的校舍。

2000年,全镇大幅度调整农村小学布局,由原来的17所减至6所初级小学。

2002年,藏龙小学并入中心小学。2004年,为妥善解决外来工子女的就读问题,镇政府决定撤销富阳小学,并入镇区小学,其校舍让给友谊小学使用。自20049月起,撤销乌桥、新方、斜网、雄锋四所村小,并入镇区小学。至此,黎里农村小学学生全部入镇区小学就读。

2008年,学校搬迁到黎里镇人民东路8号,所有本地学生和部分外来工子女走进同一所学校。2017年起,学校原地改建,校名为“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