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承载着勤奋耕耘的喜悦,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走过大半。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及时发现和改进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发挥考试评价导向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力争后半学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我校数学教研组于11月25日召开阶段性诊断练习教学质量分析会,共同回顾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
会上,各年级老师分析了本次练习中学生整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积极反思在教学中的得与失。
一年级老师认为:虽然一年级小朋友在本学期积累的数学知识比较有限,但是也有必要通过练习卷来检测下学习的效果和学生这一阶段学习的状态。徐晴老师:此练习卷从基础知识、能力测试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题量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呈现的基础性强,只有个别题目拉开了层次,有适当的提高。今后改进措施:1.平时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培养,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等等。2.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
三年级的张思旻老师认为:本次测验卷总的来说考核内容是比较全面综合的题型,能全方位考核学生对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过,相较于平时所做的单元练习卷会更“活”,更考验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比如像填空题最后一题,利用三个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长方形组成一个大长方形,然后计算它的周长,很多同学第一步拼图形就难倒了,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特别是其中一个长方形需要经过旋转之后拼上去,考验了学生一定的反应能力。同时明确今后在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还要狠下功夫。
六年级的倪雯娉老师说:本次阶段性练习我们班有46位同学参加了考试,优秀率为21.7%,及格率为91.3%。及格率达到了我的预期,但是优秀率有点不尽人意。整张试卷题型相对以前没有较大的变化,多数偏向基础题型。此次错误率较高的是填空题第13题,学生计算出了水面的高度,直接填了进去,但实际问的是水面离箱口的距离,学生审题不清导致。操作题的第2题,这类题型因为没有接触过,导致学生失分较多。从学生的失分情况来看,反映了以下这些问题:一是学生审题不清,急于下笔,导致思维过程错误。二是学生的计算能力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还是有不少同学马虎。三是学生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亟待加强,没有养成检查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出数量关系,让他们懂得变通,灵活应用进行解题,进而提高全班的优秀率。同时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争取他们在基础知识上不失分,使他们获得更大的进步。
六年级的徐婷老师认为:本次练习整体难度适中。试卷中既有简单易懂的基本概念题,也有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的综合题。试卷设计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尽量避免了难度过大或题量过多而导致学生失去信心。试卷题目难度逐渐增加,整体难度分布均匀,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次练习的题型分布比较全面,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多样题型。不同题型的设置能够有效地考察学生的认知层次和解题能力。
六年级何莲琴老师围绕核心素养,发展思维能力的主题,从夯实基础,拓展思维的角度出发,结合试卷的亮点以及学生的整体答题情况来看,表示要进一步提高审题能力、计算准确率、迁移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在最后提出了一个思考:教材变得简单了,命题却更活了,我们应该怎样教学让学生学得更“活”?这一问题引起大家的共鸣。
学校副校长左郁从核心素养出发,首先肯定了老师们的分析,提出要正视差距,反思感悟,并作出了三个提醒。第一: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研读新课标以及观看教育局提供的名师在线直播课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第二: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第三:注重思维发展,稳步、扎实地推进数学校本课程。
阶段性诊断练习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呈现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折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乘风远望,我们满怀豪情,蓄势待发。伴随各位老师的精彩分享,本次质量分析会圆满落下帷幕。回首来时路,郁郁满芳华,未来犹可期。在本学期的下半程教学工作中,数学教研组的所有教师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勤奋与智慧开启黎里小学数学发展的新征程。